內地通脹4個月新高
國家統計局公布,六月份內地居民消費價格(CPI)按年上升2.7%,較市場預期增幅2.5%為高,並創四個月新高。美銀美林預期中央會繼續維持現時的穩健貨幣政策。
六月CPI按年上升2.7%,按年增幅較五月擴大0.6個百分點,當中食品價格按年上升4.9%,影響CPI總水平按年增加1.59個百分點,而上半年CPI較去年同期上升2.4%。但六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(PPI)則按年下跌2.7%。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余秋梅表示,因六月CPI分類價格有升有降,價格總水平保持基本穩定。
全年CPI料升3.5%
六月份CPI升幅高過市場預期,分析普遍認為中央不會放寬銀根。美銀美林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陸挺稱,受基數影響,未來數月CPI及PPI或有顯著反彈,但實際通脹壓力維持低位,料中央會繼續穩健貨幣政策。他續說,料全年CPI升至3至3.5%,年底PPI或重返上漲區間。
中信証券國際執董林一鳴認為,CPI數字屬市場預期之內,對人民銀行「放水」與否沒有影響,現時人行政策強調「盤活存量」,即用好市場資金,而且事實上中國不缺乏流動性,上半年新增貸款更料達5萬億元人民幣,問題出於資金未能借予有需要企業,反而流入影子銀行等,形成資金「空轉」現象,因此即使再發生類似上海銀行同業拆息急漲情況,人行一定不會「放水」。
下半年料減存備率
復旦大學經濟學教授兼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軍表示,CPI上升並非由消費需求回暖拉動,加上PPI持續錄得負數,反映內地經濟持續疲弱。
里昂料中國經濟有兩成機會出現硬著陸。該行中國研究部董事總經理張耀昌稱,隨著內地資本外流及經濟放緩,下半年人民幣有貶值風險,料人行下半年或調低一至兩次存款準備金率,每次五十點子。